〈里里的2024推薦書單〉
〈里里的2024推薦書單〉
回顧一年下來的閱讀,總有種透過微妙的切面檢視當年的感覺。例如勤奮的年初自然讀得更多;三月徹底迷上尼爾系列,迅速啃完跟自動人形相關的三本小說;年末一部分為了「每天為你讀一首詩」的賞析,讀了比較多的詩集……
或許該先提的是,這不是一份針對2024新書的清單,而是想從今年接觸的書中選書十本推薦(身為喜歡重讀愛書的人,還是會盡可能找出此前沒讀過的作品來推薦)。
大概就是這樣任性且無甚深意的推薦清單,還請多多指教。
-
No.10《食言犬》扈嘉仁
大概是2024完讀的最後一本書。在書店翻開第一篇〈聖徒的點字書〉就感到相當驚艷。覺得這本詩集的文字有種「輕」的質感,是仔細揀選過用詞而產生的優美、輕盈感。這層意義上讓我想到《野狗與青空》的楊智傑,但《食言犬》則是更具敘事性,更能引人入勝的作品。
-
No.9《誰會愛上你受的傷》拉菲爾‧鮑布─瓦克斯柏
因為喜歡《馬男波傑克》而終於入手這本書。一如期待,甚至超乎期待的深刻、現實,又充滿荒謬與怪誕的風格。特別喜歡〈最神聖最吉利的一場盛會〉,以奇異感包裝一個大概有些古典的、受困於狹縫中的尷尬故事;〈魯法斯。〉帶有反轉視角的巧思,故事本身也令我感動。
-
No.8《萬物生長》童偉格
此生讀的唯一一本劇本(是的我是盲目的童偉格迷弟)。其實並不懂劇本,而童偉格的文字密度之高又難以讀懂,所以也難以真的說出什麼推薦語,但確實是令我意外喜歡的作品。雖說是案頭劇,但讀時仍會不由自主想像演出如何呈現,並且在極簡的畫面與對話中,真切被拉入那樣魔幻的空氣中。
-
No.7《我與我的幽靈共處一室》鄭琬融
久仰大名,卻是直到今年才終於閱讀的一本。每一首詩作幾乎都帶給我強烈的驚喜。文字有種鋒利之感,彷彿都帶著極具主張的稜角撞進讀者的眼中。「幽靈」這個意象貫串整本詩集,又在跳躍性極強的風格中顯得充滿魅力,彷彿能藉此一窺詩人的絕望、破碎、遊蕩與重生。
-
No.6《女兒》零雨
在書展時看見就有些被吸引,但也是相當後來才讀完的一本,也是初次接觸零雨的詩集,從中也感受到零雨詩風多變的特色。不囿於容易想像的句式、用語,有些詩作甚至感覺相當散化,讀來卻仍充滿詩意。特別喜歡描寫母親的詩作,是難得令我相當感動的作品。
-
No.5《而獨角獸倒立在歧路》王仁劭
在書店偶然翻開,結果意外喜歡就買下了這本。八篇小說的主題都相當不同,但都展現小說各元素上的高明(題材、隱喻、情節、文字、人物……)與輕巧,是讓我久違感受到「這就是我想看的短篇小說集啊!」的一系列作品。特別喜歡最末篇〈那麼多牽掛〉以繩索帶出的種種情感隱喻。
-
No.4《一九八四》喬治‧歐威爾
其實我很少接觸這類經典名作(閱讀口味已經被自己養得相當現代),本以為會對文字風格難以適應,不料雖然故事本身無比壓抑,文字卻精采得超乎想像。雖說本質是虛構,且以書寫年代來說甚至算是科幻小說,但內容感覺是無比真實,甚至感覺相當可能實現的……
-
No.3《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》安妮‧艾諾
直到今年才開始讀安妮‧艾諾的作品只能說是相見恨晚(得到諾貝爾獎都已經是2022的事情了)。在各種訪談與介紹中,時常提及其近乎「白描」的寫作手法,而我平時喜歡的仍是文字巧妙或精緻的作品,本來擔心會感到乏味,實際讀來卻感到極度精準,每一個字都在該在的地方,甚至產生詩般的質感。
-
No.2《睡眠的航線》吳明益
在書展時,吳明益提及這是自己相當鍾愛的作品,於是才終於讀了這一本。在讀過的所有吳明益作品中,這本的開頭倒不那麼吸引我,然而讀完後除了深深喜歡以外,也感受到強烈的、想創作些什麼的慾望。除了基石一般的自然、歷史等元素,我其實特別喜歡吳明益小說常有「幻」的元素(科幻、奇幻、魔幻……)這部作品裡關於菩薩的段落,之於我都是強大的點睛之筆。
-
No.1《髒東西》陳栢青
個人的年度第一有些私心地想獻給《髒東西》。不妨先懺悔,陳栢青的妙語如槍(?)以及強大的說故事能力,讓我早就是他半個粉絲,但這是我讀他的第一本書。裡頭的每一篇小說看來都是那樣強烈、銳利甚至荒誕,但其中包藏的又都是扛著傷痛走來的柔軟之心……
私心的部分則是,這本書給了對創作感到迷失的我莫大的力量。從這些作品中,也能看見陳栢青幾乎能將一切奉獻給小說的真誠。《髒東西》是在那樣的真誠下寫就,在我手中感覺像一份禮物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