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親愛的脊骨〉後記以外的那些
〈親愛的脊骨〉後記以外的那些:
大家好,我是鄭里。
本來這會是小說的後記,但因為把後記寫成落落長的廢話實在不太像話,於是便成了一篇看與不看都無所謂的鬆散感想,還請自由地閱讀或不閱讀。(´▽`)
【關於睽違多年的聯合寫作企劃】
繼上次的企劃「全人類復育計劃」過後,已經過了三年,終於又有了這次的「探水化物」。
很想說「不知不覺間已經過了這麼久」,但實際上,三年來不斷被朋友問及下一屆企劃的事情,我也總說有在籌備。
倒也不是說謊,之前的企劃結束不久,其實就找了這次新加入的夥伴卻惜,開始討論新的企劃,也大致有了雛型。不過因為畢業、求職之類各種外務……其實主要還是因為太想逃避籌備活動的苦勞,所以就一直延宕下來。
直到前陣子,卻惜訊息來問了關於合作的事情,才又開始著手進行。
話雖如此,這次企劃卻也不是沿用先前擱置的發想,而是重新構思了主題。在前期的討論,是想先辦個「比較小型的企劃」,主要透過邀請來募集作者,而不大肆進行招募,想不到還是徵集到相當多的作者們,先謝謝大家對這次企劃的喜愛。
【關於聯合寫作企劃「探水化物」】
印象所及,企劃主題的發想並沒有耗費太多時間。當初是以「水的意象」以及「拼湊出一個人的全貌」構思,大致就成了現在的模樣(雖然也有不少被捨棄的廢案)。也感謝在發想期間,幾乎顧問般提供不少建議的鄭紜,以及臨危受命幫忙完成企劃視覺的杜沉。
構思與作者的招募都堪稱順利,真正艱難的反而是後續的許多細節。雖說為了創作的自由度,而在企劃說明的部分盡可能省去過多的細節,卻反而讓人感到模稜兩可而難以開展創作……其實在上一次企劃就吃過一次虧,但我本以為這次沒有那麼複雜的世界觀,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了……QQ
結果就是,在企劃的群組中展開了為期好幾天的討論,才終於確立了企劃的細節……下次企劃會更審慎思考主題的部分。非常謝謝這次參與的所有作者們。
在此對這次企劃的新夥伴卻惜表達感謝,謝謝你陪我完成了這次企劃,也辛苦了,希望過程中多少讓你感到開心。我自知不是個相當優秀的合作夥伴,但可以的話,希望還能一起主持下次的企劃。(´°̥̥̥̥̥̥̥̥ω°̥̥̥̥̥̥̥̥`)
【關於部件「脊椎」】
終於進入挑選部件的環節時,幾乎很直覺地想挑選脊椎。
一方面,那對我來說也是別具意義的部件(我有滿嚴重的脊椎側彎),另一方面,也覺得是充滿象徵意義的部位。畢竟是支撐了大半身體的骨幹,既然如此,歪斜的脊椎,或許也代表了歪斜的人……(當然是僅僅限於作品中呈現的象徵)
話雖如此,實際開始動筆時,頓時對自己的決定有些後悔。就算具備象徵,但「脊椎」似乎難以在自然的互動中出現,如此一來也就難以進行描寫……期間挫折到幾乎想更改自己的部件(而且雖然但是身為主辦總覺得要交出好看的作品啊啊啊QAQ),但仍舊捨不得放下地,完成了如今的故事。不知道讀者們怎麼想,但無論如何,成為我個人很喜歡的作品。
【關於企劃作品〈親愛的脊骨〉】
在作品前期的構思,甚至連標題都還沒出現時,就隱約有些想法的是「這是一個偷竊故事的故事」、「這是一個讓讀者產生誤會,帶點懸疑意味的故事」。
後來這兩個元素的呈現,變成夏敏澤的本意並非竊取,而是認識。而試圖引誘讀者誤解的,則是讓大家也以為夏敏澤筆下脊椎歪斜的孩子,正是夏敏澤自己。一直很期待寫到揭露兩人真實身分的段落,如果能讓讀者感到良好的訝異,那就太好了。
而在構思期間,偶然間讀到一篇好看的訪談,於是又產生「不如用訪談的體裁寫一個故事吧」這種想法。不過之於我終究太過困難,於是成了帶點訪談元素的小說。
【關於沒有採用的段落】
寫作前期非常不順利。因為找不到適合切入故事的點,結果光是開頭就重寫了四次左右,其實四次也沒什麼差別,大致都是梁旭舟在雨中的公寓樓下,等待遲到的夏敏澤現身。當中還有夏敏澤邀請梁旭舟一起進浴室沖澡的場景……我知道很怪但很難說明清楚總之就姑且按下不表吧。
無論在構思期間還是寫作卡關期間,都寫下過一些零碎或相當完整的段落。前前後後寫下的這些文字中,夏敏澤的形象從原先充滿神祕感,到後來,逐漸形成某種或可說是深情的形象。大概那也是我對他更加認識的部分吧。
【關於作品中的作品】
誠如後記所言,起初簡介與作品目錄,主要都是為了認識人物才寫下的。但有些篇章多少偷渡了一點我個人的存在。〈背負的風景〉是曾經有過的構思、〈如何成為完美的齒輪〉則是曾經寫下的一個小故事(尚未公開發表)。
有些朋友問:所以夏敏澤寫的這些書你有要寫嗎?
嗯……總之目前正在著手完成詩集《如果你也在讀》(希望大家會想看這本詩集!),至於其他,就看看有沒有緣分吧。確實是滿想寫其中的某些故事的。
至於不斷穿插在正文中,夏敏澤的同名作品〈親愛的脊骨〉,在寫下那些段落的感覺意外地相當流暢。至於會不會把夏敏澤所寫的這個故事補完呢,或許也有機會的。
【關於陪伴這次寫作的音樂】
也許有些人已經知道,總之我是寫作時幾乎只能聽純音樂的人。下半年來莫名迷上了許多非古典的鋼琴曲等等。在寫〈親愛的脊骨〉時也邂逅了許多,稍微與大家分享,也歡迎大家試著搭配這些音樂閱讀這篇作品:
《Touch of Miracle》Ilya Beshevli:個人莫名喜歡的專輯,特別喜歡〈Dissonance〉在流暢的旋律中,加入了一點不諧和音,簡直如同梁旭舟本人的狀態,陪伴作品前期的專輯。
「disillusion」──由「wave」在youtube建立的合輯:企劃作者張牧文推薦,喜歡各種帶有哀愁感的曲目,尤其是第一首感覺悲傷的華爾滋,陪伴企劃中段的合輯。
《Tony Takitani》坂本龍一:特別喜歡〈DNA〉跟〈Solitude〉,是主要在寫到兩人訪談後段,以及梁旭舟回憶段落時,不斷重播的一張專輯。
〈Don't Go〉Christopher Dennis Coleman:企劃作者張牧文推薦,哀傷沉痛的大提琴曲,是結尾雨景前段的配樂。
〈Wait For Me〉Luca D’Alberto:情感濃烈的小提琴曲。很久以前就聽過的作品,在最後最後的收尾感覺還是需要強烈的情感氛圍,就以這首曲子作為收尾。
留言
張貼留言